智能化和產品規格延伸彰顯人文關懷工程機械產品的應用空間隨著人類對生活品質日漸增長的需求而逐漸得以拓展,已由原來的建筑、筑路、水利電力、礦業等傳統領域向城市狹窄施工場所、山區丘陵地區的農業施工場所及在貨棧、碼頭、倉庫、艙位、農舍、園林、園藝、建筑物層內和地下工程作業環境,及大型、特大型施工工程和礦山拓展。
因此,要求工程機械逐步向兩端延伸,即微型化與大型化、特大型化。大型、特大型工程機械產品隨著大型、特大型工程的不斷增多,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它們具有研制與生產周期長、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點,代表了一個國家或一個重要企業工程機械制造水平,目前這些產品多被發達國家的幾家跨國公司壟斷。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盡可能地用機械作業替代人力勞動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為適應這種工程作業環境使用要求,小型及微型工程機械的需求將迅速增長。微型產品不但其外形尺寸受到具體約束,同時其外觀形態、色調等方面的設計愈來愈體現了與自然、環境的融合,更彰顯了對人性尊重的人文關懷。
其次是同一產品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化、柔性化方向發展,即在通用產品的基礎上增加模塊化的功能部件,實現產品功能的多樣化;或通過全新的模塊化設計、制造以及不同模塊之間的柔性化組合,實現功能多樣化,傳統意義上的工程機械產品種類劃分將受到挑戰。工程推土機應向微型、小型與大型、特大型等兩端延伸,開發適應如濕地、沙漠、灌木叢等不同工況要求的,多功能、多用途、高效節能的產品以及相應的輔助功能模塊。裝載機應開發斗容量大、發動機功率大、掘起力大、傾翻負荷大、牽引力大、廢氣排放少的大型環保產品和可裝載、可抓物、可側卸、可起重,經濟性好的一機多用型產品。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經歷了近十年的連續高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2009年行業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全行業完成工業產值近5500億元,其中金屬加工機床產值209億美元,約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在巨大的發展成就面前,我們也必須十分清醒地認識到,過去近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們更多地依靠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即,持續強勁的國內市場需求拉動,企業體制機制變革激發的發展動力和國家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持。比較而言,技術進步和管理升級所發揮的作用則相對有限。客觀上講,持續旺盛的國內中低端市場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行業的技術進步。